-
建国以来首次由国家投资上亿元打造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入选名单已经基本确定,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评委施大畏昨天向本报独家透露:上海地区在此次“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评选中,共有9件作品入选,是全国入选作品最多的省市之一。
据施大畏介绍,“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国家出资最多的一次大型美术创作活动。国家共投资1亿多元,入选的作品主要是表现从公元1840年到今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义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历史事件。
上海地区经过层层筛选,共推选了14件油画、国画、雕塑作品送往北京进行评选,并最终有9件作品入选。这9件作品是:国画3件、油画4件、雕塑2件。国画主要是“五卅”运动、南昌起义、皖南事变三方面题材,油画是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鲁迅和新文化运动、新四军四个方面的题材,雕塑主要是国统区学生反饥饿、反迫害和陶行知两个题材。
施大畏说,来自全国的评委专家认为,上海入选的这9件作品基础都比较好,有的在艺术表现方面还有较大的创新。通过这次评选活动,也显示出上海在美术重大主题艺术创作方面的实力。
但是,通过这次活动,也反映出上海在美术创作上的一大弱点:艺术家的年龄偏大,后备力量不足。9件入选作品的艺术家年龄都在50多岁以上,青年艺术家对题材的把握、艺术表现的技巧、思考问题的深度方面都还欠缺。因此,如何培养上海美术创作的后备人才乃是当务之急。
施大畏透露,本次活动的入选作品都将由国家收藏,这可以说是国家收藏当代优秀艺术品的良好开端。现在,一些美术馆、博物馆、画院等国家艺术机构尽管有专项资金收藏艺术品,但大部分用于收藏古代、近代或者现代艺术家的艺术品,很少用于收藏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这就造成了两个后果:一是不少当代画家的优秀作品都流失在市场上,国家机构收藏的作品数量十分有限,即便收藏的也不一定是艺术上有代表性的作品。而这些作品大多也是依靠画家无偿自愿捐赠的。仅仅依靠画家自觉无偿捐赠艺术作品来充实国家机构的当代艺术品收藏毕竟是有限的。时代不同了,现在是市场经济,国家收藏当代艺术品也应该尝试运用市场化手段,从机制上予以充分的保证。二是无法有效地通过奖励机制鼓励当代画家积极参与创作一些重大题材的作品。本次活动的意义不仅促进了重大题材美术作品的创作,更重要的是倡导了国家收藏当代优秀艺术作品的理念。希望以此“创作工程”为契机,今后能将国家收藏当代艺术品常态化,建立起相应的收藏机制。
施大畏说,上海还想借这次国家美术创作工程,推出上海自己的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活动,为上海留下一批精彩的传世之作,传承和弘扬上海的文脉。
|
-
个人动态
本官方网站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均由艺术家本人或其合法继承人提供并认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授权我公司通过中国美术家网发布。涉及版权等事宜请联系我们。
责任编辑:汲平
客服专员:杨小薇
客服电话:13261878869
|
|